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闹市中,日军侵华遗迹仍在诉说历史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时间:2023-05-14 09:18:58

▲笔架山遗存的日军军事设施。

你能想到吗,我们每天开车路过的深南大道、北环大道、布心路和罗沙路不远处的山上,竟然藏着许多抗战时期日军侵华的遗迹!


(相关资料图)

深圳徒步爱好者吴瑾辉告诉深晚记者,从沙头角到南头都发现了相关的遗迹。最近4年,他已经通过徒步的方式,基本完成了对这一东西跨度长达40公里范围内这些遗迹的探寻。这些遗迹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深港边境尤其是深圳界内修建的军事封锁线的一部分,包括碉堡、防空洞和军械库等,其中部分保存完好。

1938年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并侵占深圳大片土地,深港边界线成为日军防守重地,日军沿深圳河和当年宝深公路进行了严密封锁,修建大量军事设施,这是日军侵华罪行的证明。有人认为,这是特殊的历史遗存,也是难得的爱国主义教材,我们应该保护好这些遗迹,有条件的话带领更多市民尤其是青年学生铭记历史,提高国防意识。

在深港边境日军建过许多军事设施

吴瑾辉告诉深晚记者,他是四年前偶然一次在泥岗村后山徒步铜鼓山时,发现有一个碉堡状建筑群,四周还有坑道与其他碉堡相连接。

▲红岗公园山上的日军瞭望哨,东北方向监视布吉广九铁路。

“回家后我赶紧查阅相关资料,请教深圳的历史考古专家,才得知泥岗村后山曾经修建了5个日军碉堡。这些碉堡应该建于1941年12月前,就是日军进攻香港前夕。”

吴瑾辉在泥岗村半山腰处还发现一个人工挖掘的山洞,推测是防空洞或日军军械库。

另一位爱好徒步的网友马镜若水告诉深晚记者,他在2020年探访到山顶时发现日军侵华时期留下的军用山洞。一位资深徒步爱好者是当地人,他说这个洞穴很深,从这一头进去能从山的另一头出去。不过由于废弃时间太久,洞口被泥沙掩埋,洞内有局部塌陷,马镜若水考虑安全就没有进去探索。

▲泥岗后山遗存碉堡旧址内部。

泥岗村后山5个日军碉堡是日军修建的军事封锁线的一部分。除了此地的碉堡,附近红岗公园、笔架山公园也建有日军碉堡,这些碉堡遥相呼应,形成一道严密的封锁线。

当地老人曾经回忆说,那时候日军准备从深圳进攻香港,所以强迫附近村民建造了这些碉堡,“南向市区、香港方向,东北向广九铁路、布吉方向都在封锁线内。”

东纵打破日军封锁 创造过很多奇迹

吴瑾辉通过四年多的实地考察,发现日军不只在泥岗村后山铜鼓山建设过军事设施。沿着当年宝太路、宝深路和广九铁路,从宝安南头古城、中山公园至沙头角,南向香港、宝太路、宝深路,北向阳台山、塘朗山、笔架山、泥岗后山、红岗、围岭山、梧桐山脉莲塘后山、沙头角均有日军军事设施,基本都是南向监视香港方向,北向广九铁路等交通要道,形成严密的军事封锁线,以断绝香港与内地的沟通。

不过,当时坚持在深港抗击日军的东江纵队打破了日军妄图严密封锁的企图,创造了很多奇迹。

曾经担任东江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王作尧曾经撰文回忆说,游击队当时被服药品等物资都是从香港采购,物资若要从香港运至阳台山,深圳河及北岸的宝深公路便是必经之地。“这个边界线也是日军的防守重地,日军沿着深圳河和宝深公路,进行了严密封锁。在宝深公路上,日军每隔五里就修筑一个碉堡,在从深圳墟到南头的公路线上,共筑了六个碉堡。在深圳墟和南头城,日军各驻一个大队,沿公路线每个碉堡驻扎一个班或一个排。在两个碉堡之间,还不断有四五个日军带着一两只狼狗组成巡逻组,日夜不断地巡逻,妄图通过严密封锁再配合军事扫荡,将游击队困死。”

深圳历史研究专家彭全民曾考察过这些碉堡遗迹。他说,当时游击队从东莞至宝安这条交通线要穿过铁路是最危险的,而且沿途较大的村庄有地主武装,有联防队,当时宝太、莞太、莞龙、广九等公路、铁路沿线敌人据点密布。

据东纵老人李征《在交通线上》所描述:“山下是广九铁路布吉站,路东是梧桐山,路西是鸡公头,两山雄峙,成为国防门户,游击战场。山下铁路、墟镇、村舍、日军营房、几个山岗碉堡,历历在目。我们拉开距离,往上攀登,在黄昏前到达上下坪村。”文中提到的几个山岗碉堡、日军营房,相信就在泥岗村铜鼓山和红岗公园山岗一带。

保护好这些遗迹 不忘真实历史

深圳本土历史文化学者廖虹雷曾经研究过抗战时期东江纵队的“红色交通线”。他介绍说,尽管日本想严密封锁,游击队却迅速找到了突破封锁线的办法。东江游击队有一群被称为“小鬼”的交通员,经常就穿梭于敌占区和游击区之间,利用山村小童的身份作为掩护,周旋于日伪顽之间,常常昼伏夜行冲破敌占区和封锁线。“当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如此多的日军碉堡和军事设施遗迹,就能想象当时小鬼交通员完成任务需要多大的勇气,付出多少努力。”廖虹雷说。

泥岗后山的日军碉堡正对深圳湾。 图片均由 吴瑾辉 摄

吴瑾辉告诉深晚记者,他之所以花费数年时间持续关注深圳市区内的抗战时期遗迹,除了觉得这些建筑物还能保留下来实在太有意义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每次寻访遗迹,都让他对八十年前的历史有更直观的感受。“虽然这些遗迹离市区并不远,却人迹罕至。每次我触摸这些遗迹,仿佛听到它在默默诉说那段抗战岁月,也提醒我那是不该遗忘的历史!”

马镜若水告诉深晚记者,他在自己偶然接触过日军侵华时留下的军事设施后,曾经带一群艺术界朋友一起去探访。他说,对于深圳来说,这是特殊的历史遗存,也是难得的爱国主义教材,我们应该保护好这些遗迹,让更多青少年学生通过更直观的接触,了解发生在深圳的真实历史,提高国防意识。

(原标题《闹市中,日军侵华遗迹仍在诉说历史》)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蒋荣耀)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